買房怕遇到無良建商蓋到一半落跑,或是遇到黑心屋主「一屋二賣」被騙走訂金,所以買房過程中該注意哪些小細節避免受騙,或採取何種措施自保?好房網直播節目《律師娘當家》節目主持人林靜如(6/14)邀請可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存富到節目中大揭密,不讓消費者辛苦血汗錢,全數化為烏有。
預售屋是看不到房子,購屋風險最高,最近傳出北市萬華地主將價值1.16億元土地、透天厝,與建商換取新屋、車位,但還未完成過戶手續,建商先出現財務危機落跑,將土地、建移轉給資產公司,但這樣一屋二賣的行為,導致地主拿不到新家權狀,引發糾紛。
為此,吳存富建議,買、賣房屋最好找建經公司作履約保證,經由公正的第三方像是銀行、建經公司作價金信託,避免建商倒了、跑了,買家拿不到房屋、也拿不回價金。 據內政部頒布《預售屋定型化買賣契約》規定,建商必須提供履約保證,而新成屋、中古屋則沒有強制,不過消費還是能透過建經公司作履保,或是銀行價金信託,保障買賣雙方權益。 至於該如何挑選正確建經公司?他建議,民眾可以先上經濟部網站查詢商業師,代表建經公司董事指定代表人,是否具公信力或有疑義?如有公信力則可安心。 如何避免一屋被二賣 三步驟缺一不可 ,一屋二賣事件頻傳,消費者該如何自保?
第一、買賣雙方可以各請代書,經過雙重確認,避免被詐騙。
第二、買賣契約去公證具法律效益,雙方一有糾紛後,建經公司會以法院判決為準,如果有
事先公證,可以減少打官司的拖延期,避免建商趁機逃保或是被轉賣。
第三、履約保證,透過建經公司價金信託,避免簽約金及訂金被建商、屋主私吞。
完整版《律師娘當家》影片請看這→→https://bit.ly/2FE2dK9
原文網址: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90718198643.html
搜尋此網誌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房市冤魂」四出! 2018三大房價迷思崩解
這幾年的台灣房市多頭,走到山窮水盡,許多不可思議的房市異象,紛至沓來,這兩年,許多房市專家、地產學者都大嘆跌破眼鏡,2018已經過了近半,整個房市看似由空到多,卻無力撐價,個中虛實,讓人霧裡看花,當傳統的買房邏輯面臨空前變局,過去被奉為圭臬的「房價鐵律」,恐將成為造就房市冤魂的「房價迷思」,當市場峰迴路轉,要學著見風使舵,方能終得柳暗花明!
迷思一:先求有再求好?「硬ㄍ一ㄥ宅」成王道!
最近,我有個一直在看新北市房子的同事小吳,幾年前,看上一間開價1500萬的小兩房,卻遲遲買不下手,只到最近兩三個月,同棟相似房型的屋主,有人勉強願意以1300萬成交,價錢少了200萬,但,本想「先求有、再求好」,咬牙買下去的小吳,一想到爸媽加妻小,整整五口之家,要這樣硬擠在火柴盒小宅裡,實在心有不甘,最近,房仲偷偷報馬仔,同一區的大坪數三房,屋主幾年來都有委賣,卻始終無法成交,之前一度喊到要2200萬才賣,最近已經可以殺到1600萬以下,讓價幅度高達600萬。
在這種市場異象下,過去,房地產專家常掛在嘴上的「先求有、再求好」定律,已經開始被顛覆,因為一來一往,折扣相抵,高總價與低總價物件的價差,已經拉近急縮,從小吳的例子來看,大、小宅的價差雖然仍高達300萬,但議價空間差了400萬,讓他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是否要咬牙「ㄍ一ㄥ上去」,畢竟兩個孩子會長大,在不久的將來,他仍得面臨小房換大房需求,以目前的市況來看,大宅總價雖高,但相對「ㄟ合」,口袋稍微深一點的首購族,未必只能永遠遷就買「求有宅」,開始有機會入手一次到位的「求好宅」。
迷思二:房子永遠「只漲不跌」?冤魂墊底現原形!
過去,房市不管是碰到SARS,還是排山倒海的金融海嘯時,房市微幅下跌後,沉寂一、兩年,最終仍會漲回來,不少老人家也常常告訴晚輩,台灣房市「只漲不跌」,只要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假以時日,一定會賺錢,但,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可不一定!最近,房市成交量微增溫,但傳統「量先價行」的房市線形圖,卻始終沒有出現,說穿了,這一波成交的物件,除了所謂的「讓價宅」,接回一些自住買氣外,裏頭有三成左右,都來自年後交屋潮,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房市「假性回溫」,如同曇花一現,後面緊追在後的,是5.5萬戶的「寬限冤魂」。
這批從2016年央行解除房市信用管制時購入的「冤魂宅」,至今,三年寬限期已過,2019年進入還本期,撐不住的屋主勢必被打回原形,一旦賣壓出現,法拍量增,目前的假性回溫神話破功,之前釋出量最多的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與台中市,都是下一波房市冤魂熱區,接下來法拍屋市場的物件,是否跟著爆量?將是判斷未來幾年房市景氣的重點指標!更何況,這幾年,邁入高房價時代後,一般上班族薪水不增反降,加上銀行利率低,未來還可能會升息,房子已經不再是保值標的,在可預見的未來,房地產的存在,勢必將回歸最基本的供需原則,不再有套利空間。
迷思三:「以租代買」最划算? 「租金正義」待討!
房市風向的轉變,還有過去「以租代買」的觀念變革,最近越來越多人討論, 房價欲漲無力,但租金卻一飛沖天,數據顯示,「全國租金指數」,今年第一季走高至101.44點,年漲0.71%,台北市的「住宅租金指數」,攀升到101.24點、年漲0.59%,都寫下了歷史新高!這種「房價跌、房租漲」的現象,真的越來越嚴重,以台北市為例,市中心一間不到十坪的小套房,月租金可以喊到1.5萬,如果租個20年,大概就要將近400萬,這價格已經足以在新北市,買到差不多大小的套房,更別說一般再普通不過的單層三房老公寓,月租金動輒要近三萬元,「以租代買」,分期租房,只有房東爽賺,長此以往,小資族的支出,未必比買房划算。
為什麼會漲得這麼誇張?首先,從2014房價下滑開始,房市信心不足,不敢買房的「以租代買族」,大增了六到七萬戶,租屋市場供不應求,讓租金水位,漲高約5%到10%,在供需失衡的市況下,加上房屋稅、地價稅大漲,無樑房東又把稅金支出轉嫁租客,如此一來,被撻伐多年的「房價正義」還沒討回,「租金正義」又成為小資族的新難關,倒底買房好?還是租屋好?論點一直多空交戰,如今,這筆帳恐怕得打掉重練,從頭再算過!
原文網址: https://news.housefun.com.tw/maggie0207/article/858396197829
迷思一:先求有再求好?「硬ㄍ一ㄥ宅」成王道!
最近,我有個一直在看新北市房子的同事小吳,幾年前,看上一間開價1500萬的小兩房,卻遲遲買不下手,只到最近兩三個月,同棟相似房型的屋主,有人勉強願意以1300萬成交,價錢少了200萬,但,本想「先求有、再求好」,咬牙買下去的小吳,一想到爸媽加妻小,整整五口之家,要這樣硬擠在火柴盒小宅裡,實在心有不甘,最近,房仲偷偷報馬仔,同一區的大坪數三房,屋主幾年來都有委賣,卻始終無法成交,之前一度喊到要2200萬才賣,最近已經可以殺到1600萬以下,讓價幅度高達600萬。
迷思二:房子永遠「只漲不跌」?冤魂墊底現原形!
過去,房市不管是碰到SARS,還是排山倒海的金融海嘯時,房市微幅下跌後,沉寂一、兩年,最終仍會漲回來,不少老人家也常常告訴晚輩,台灣房市「只漲不跌」,只要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假以時日,一定會賺錢,但,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可不一定!最近,房市成交量微增溫,但傳統「量先價行」的房市線形圖,卻始終沒有出現,說穿了,這一波成交的物件,除了所謂的「讓價宅」,接回一些自住買氣外,裏頭有三成左右,都來自年後交屋潮,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房市「假性回溫」,如同曇花一現,後面緊追在後的,是5.5萬戶的「寬限冤魂」。
這批從2016年央行解除房市信用管制時購入的「冤魂宅」,至今,三年寬限期已過,2019年進入還本期,撐不住的屋主勢必被打回原形,一旦賣壓出現,法拍量增,目前的假性回溫神話破功,之前釋出量最多的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與台中市,都是下一波房市冤魂熱區,接下來法拍屋市場的物件,是否跟著爆量?將是判斷未來幾年房市景氣的重點指標!更何況,這幾年,邁入高房價時代後,一般上班族薪水不增反降,加上銀行利率低,未來還可能會升息,房子已經不再是保值標的,在可預見的未來,房地產的存在,勢必將回歸最基本的供需原則,不再有套利空間。
迷思三:「以租代買」最划算? 「租金正義」待討!
房市風向的轉變,還有過去「以租代買」的觀念變革,最近越來越多人討論, 房價欲漲無力,但租金卻一飛沖天,數據顯示,「全國租金指數」,今年第一季走高至101.44點,年漲0.71%,台北市的「住宅租金指數」,攀升到101.24點、年漲0.59%,都寫下了歷史新高!這種「房價跌、房租漲」的現象,真的越來越嚴重,以台北市為例,市中心一間不到十坪的小套房,月租金可以喊到1.5萬,如果租個20年,大概就要將近400萬,這價格已經足以在新北市,買到差不多大小的套房,更別說一般再普通不過的單層三房老公寓,月租金動輒要近三萬元,「以租代買」,分期租房,只有房東爽賺,長此以往,小資族的支出,未必比買房划算。
為什麼會漲得這麼誇張?首先,從2014房價下滑開始,房市信心不足,不敢買房的「以租代買族」,大增了六到七萬戶,租屋市場供不應求,讓租金水位,漲高約5%到10%,在供需失衡的市況下,加上房屋稅、地價稅大漲,無樑房東又把稅金支出轉嫁租客,如此一來,被撻伐多年的「房價正義」還沒討回,「租金正義」又成為小資族的新難關,倒底買房好?還是租屋好?論點一直多空交戰,如今,這筆帳恐怕得打掉重練,從頭再算過!
原文網址: https://news.housefun.com.tw/maggie0207/article/858396197829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央行降息對房地產會有什麼影響呢?
央行在2016/3/24宣布降息半碼,連同前兩次,已經是連三降了,央行持續降息,
對房貸利率、房市會有什麼影響呢?
歡迎看影片瞭解更多喔!
(畫面按paly後約靜止5秒左右,即會開始有影響,請耐心等候一下喔!)
對房貸利率、房市會有什麼影響呢?
歡迎看影片瞭解更多喔!
(畫面按paly後約靜止5秒左右,即會開始有影響,請耐心等候一下喔!)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房地產五大稅率簡單整理
房地產五大稅率簡單整理:
(一)房屋稅(二)地價稅(三)土增稅(四)契稅(五)房地合一稅
目前政府平抑房價政策中,最近都是以稅制為基礎來改變,要達到租稅公平正義,很大一頂帽子蓋上去,剛好房地產冷颼颼,眾多新聞媒體更加大肆報導,請問一下你知道什麼是囤房稅?什麼是房地合一稅?公告現值從105年都各縣市都大幅調升對你會有甚麼影響?
(一)房屋稅
房地產稅率計算多是【稅基*稅率=稅額】,以房屋稅為例,稅基由中央財政部規定,稅率由地方政府決定,房屋稅是地方稅給地方政府發展使用屬於地方政府徵收的地方稅。
房屋稅公式如下:
房屋核定單價×面積×(1-折舊率×折舊經歷年數)×路等級調整率(地段率)×適用稅率=應納房屋稅
與之相關的是囤房稅,以前房地歸戶是以直轄市縣市為基準來做計算,不同縣市不會算在一起,但是2015今年開始是以全國總歸戶,不論你在哪裡有多少間通通統一計算,財政部新修正的房屋稅條例,明定「自住房屋」是指不出租,給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全國合計最多三戶者、房屋稅率維持一.二%,非自住房屋稅提高為一.五%至三.六%,由地方政府自訂差別稅率。也就是你在全國有三戶以上(不含三戶)都是政府要開刀的囤房屋主,依據財政部統計2013年全國有三戶以上有六十八萬多戶,內政部營建署統計2012年第四季全國住宅存量總計為8,233,900宅,所以數據一比較全台灣有三戶房子以上的人佔比約8.26%並不低喔,搞不好是祖產搞不好是與建商合建分回等,搞不好是置產有方等,這一次被掃到颱風尾。稅基基本上沒有大改變(註一:財政部房屋稅課徵基準),到是稅率跟規則丟給地方政府去頭疼(註二:北北基對於囤房規定)。2015年報稅房屋稅如果沒被囤房稅內容掃到,基本上跟2014年沒差別太大。
最近產生效應:房地產突然之間贈與變更登記增加,房地產總歸戶是適用個人歸戶,不是以夫妻或家戶來做總規戶,當你夫妻之間贈與(夫妻贈與不課徵贈與稅),贈與到小孩身上,每年父母免稅贈與總額各220萬,贈與不動產價值土地以公告現值,房屋以評定現值,台北市都很多都沒超過喔,所以大於三戶部分贈與到沒三戶的人,就不用被課徵到了。知道有錢人對於法規改變都有一定敏感度,為了保持自己的資產他們都會做功課。
案例概算
以大安路80坪(12層RC)住宅為例,路段率260%,舊標準單價每坪約16,793元。台北市調整2014年7月1日之後完工取得使照房屋之標準單價,以本案12層RC構造建築為例,新標準單價每坪為43,636元,房屋稅亦隨之調整。依不同條件試算房屋稅如下:
(二)地價稅
地價稅是土地持有應繳納的稅(註三),也是地方稅,政府針對地價稅沒有大改變。要知道的是土地公告現值跟土地公告地價是不一樣的東西,現在佔據新聞版面的土地公告現值各縣市大幅調升是課徵土地增值稅及一些土地相關法令當作補償地主依據的東東,地價稅課徵是依據土地公告地價,幹嘛這麼多類似的東西,因為你在台灣,台灣現況就是這樣,不然你告中華民國政府呀。所以要繳金額跟2014年差不多。
土地公告現值目前每年1月1日公布新的,土地公告地價每三年公布一次,最近一次公布是102年1月,下次公布是105年1月。
(三)土增稅
土增稅上篇有介紹,這邊就不要浪費時間來討論,政府目前所做的就是要讓土地現值接近市價9成,如果你有印象4年前就已經報導過了,所以這次大幅度調高是正常,最近四年每年都有大幅度調高喔,可以明顯看出來政府的稅制改革是針對房地產交易和持有房地產過多戶來開刀。
(四)契稅
契稅課徵基礎跟房屋稅一樣以房屋現值來計算,今年跟去年所繳納稅金沒差別太大。
契稅計算公式:申報契稅金額(房屋現值)×契稅種類適用之稅率=應納稅額.
(五)房地合一稅
財政部說明,目前房屋、土地交易分開課稅,土地按公告現值計徵土地增值稅,不再課徵所得稅;僅建物出售獲利部分須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致稅負偏低,且與國際稅制不一致,為建立合理透明稅制,擬具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之租稅改革方案,輔以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以下簡稱特銷稅) 不動產部分轉型,政部說明,目前房屋、土地交易分開課稅,土地按公告現值計徵土地增值稅,不再課徵所得稅;僅建物出售獲利部分須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致稅負偏低,且與國際稅制不一致,為建立合理透明稅制,擬具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之租稅改革方案,輔以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以下簡稱特銷稅) 不動產部分轉型。
房地合一稅 (個人)
註1: | 境內居住者係指符合下列條件之ㄧ者: (1) 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並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者。 (2) 在中華民國境內無住所,而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合計滿183天者。 |
註2: | 非境內居住者係指上述規定以外之個人。 |
房地合一稅 (營利事業)
希望這些整理會對大家有幫助。我盡量拿最新的資訊分享給大家,文章內容可能因為政府法規隨著時間變化要記得更新。謝謝。
註一:1.財政部房屋稅課徵資料
2.財政部街路等級調整率
3.信義房屋整理
http://www.sinyi.com.tw/knowledge/tax/HouseTax.php
註二:北北基對於囤房規定
基隆市還沒答案
新北市採固定稅率1.5%以上,沒定案
台北市自用兩戶以內以2.4%計算,非自用以3.6%計算
註三:財政部地價稅課徵資料
註四:房地合一相關規定-信義房屋整理
http://www.sinyi.com.tw/knowledge/tax/Building-Land-JointTax.php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瑕疵不動產管道總整理
買房是人生一件大事,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都需要花大筆的金額。
然而,萬一花了大錢,卻又不小心踩到了地雷,那可就欲哭無淚了!
所以,威爾 特別趁著研究房地產的期間,整理了以下幾個重要網站,買房前請務必查閱,以確保自己沒有買到瑕疵屋唷!
一、輻射屋
所謂的輻射屋,通俗的說法是指具有放射性汙染的建築物,精確的說法則是放射性污染達年
劑量1毫西弗以上之建築物。
根據原能會目前偵測及評估結果,所有已發現的輻射屋均為民國71~73年建造之建物,其使用執照核發日期在71/11 ~ 75/01。
海沙屋會有什麼問題呢?常見的問題包括:
1. 初期:牆面可能會出現類似白色粉末、壁癌或細小裂痕。
2. 中期:牆壁裂縫會愈裂愈大,鋼筋也會被腐蝕。
3. 末期:當牆壁出現膨脹,或者混凝土受到擠壓而裂開剝落,就會嚴重損害房屋的結構體,影響住戶的安全,此時就算是末期了。
查詢網站如下:
依據民國97年內政部所發布的一個函釋,凶宅的定義如下:
四、土壤液化
依照內政部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辦法規定,建築物經緊急評估結果有危險之虞者,將於建築物主要出入口張貼危險標誌,也就是所謂的紅單或黃單。
整理了這麼多瑕疵不動產的查詢管道,萬一沒時間或來不及查詢該怎麼辦?
事實上,現行的買屋契約都會依照內政部公布「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附件「建物現況確認書」為範本,要求屋主揭露已知的輻射屋、海砂屋、危險建築、凶宅等事項,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所以從買屋契約可看出一些端倪。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沒查到或沒揭露,不代表絕對不是瑕疵屋唷!
譬如海砂屋,就算屋況看起來有海砂屋現象,只要屋主從未請相關單位檢驗過氯離子濃度,則網站上當然不會有紀錄,而屋主當然也不會在契約中揭露自己的房子是海砂屋囉!
另外,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凶宅,依照內政部的對凶宅的定義,轉手後的房子就不算凶宅,所以就算契約未揭露是凶宅,也很難保證你買到的房子不是你所認定的凶宅!
不管如何,買房前仍建議自行查詢到上述網站查詢一下,畢竟多一次查詢,就多一分保障囉!
以上文章轉載自喬王的幸福觀察筆記
然而,萬一花了大錢,卻又不小心踩到了地雷,那可就欲哭無淚了!
所以,威爾 特別趁著研究房地產的期間,整理了以下幾個重要網站,買房前請務必查閱,以確保自己沒有買到瑕疵屋唷!
一、輻射屋
所謂的輻射屋,通俗的說法是指具有放射性汙染的建築物,精確的說法則是放射性污染達年
劑量1毫西弗以上之建築物。
根據原能會目前偵測及評估結果,所有已發現的輻射屋均為民國71~73年建造之建物,其使用執照核發日期在71/11 ~ 75/01。
二、海砂屋
所謂的海沙屋,法定名稱是「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是指房屋的混凝土中摻入了含鹽份的海砂(正常情況是用河砂),精確的說法則是混凝土氯離子含量超過標準值(0.3kg/m3)的建築物(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3090的定義)
1. 初期:牆面可能會出現類似白色粉末、壁癌或細小裂痕。
2. 中期:牆壁裂縫會愈裂愈大,鋼筋也會被腐蝕。
3. 末期:當牆壁出現膨脹,或者混凝土受到擠壓而裂開剝落,就會嚴重損害房屋的結構體,影響住戶的安全,此時就算是末期了。
查詢網站如下:
三、凶宅
所謂的凶宅,是指發生「非自然死亡」的房子,但實務上,法院、官員、法院、仲介、民眾等不同人對於凶宅的見解卻不盡相同。
「賣方產權持有期間,於其建築改良物之專有部分(包括主建物及其附隨建物),曾發生兇殺或自殺而死亡(不包括自然死亡)之事實(即陳屍於專有部分),及在專有部分有求死行為而致死(如從專有部分跳樓輕生,而死在其他樓層或中庭)」
排除部分如下:
「但不包括在專有部分遭砍殺而陳屍他處之行為(即未陳屍於專有部分)。又賣方的擔保責任範圍只限於擔保自己出售之房屋非凶宅,並不包括同棟大樓其他的房屋。」
所以,根據上述定義可整理出三項重點:
1. 期間:賣方持有期間(轉手後房子就不算凶宅,但民間普遍認為凶宅轉手後仍應屬凶宅)
2. 原因:非自然死亡(兇殺或自殺才算)
3. 地點:陳屍於專有部分(公寓大廈建物共可分作「專有部分」、「共用部分」、「約定專用」、「約定共用」等四類型,屋頂多屬於共用,其中露台有的是專有部分的附屬建物,有的是約定專用。如果是約定專用,則不符合內政部凶宅定義)
然而,因為內政部的函釋僅為行政規則,位階太低(憲法>法律>法規命令>行政規則),法官反而具有較高的裁量權,所以法院對於凶宅的見解,常常與內政部不同,買房時請務必注意。若想對此議題更深入了解,可參考這篇文章:《凶宅,和您想的不一樣!》
凶宅的資訊其實整理得很雜亂,但仍可參考以下查詢網站:
凶宅的資訊其實整理得很雜亂,但仍可參考以下查詢網站:
四、土壤液化
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砂質土壤」結合了「高地下水位」的狀況,若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會導致砂質顆粒浮在水中,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
2016年南臺灣大地震後,產/官/學/研開始正視土壤液化問題,並且公開了土壤液化潛勢圖,潛勢圖分為三個等級,代表5到6級強烈地震發生時,可能發生土壤液化之輕重程度。
紅、黃、綠三色分別為高、中、低潛勢區,而高潛勢區表示地基可能受到中度至嚴重的影響,所以需盡量避免。
查詢網站如下:
2016年南臺灣大地震後,產/官/學/研開始正視土壤液化問題,並且公開了土壤液化潛勢圖,潛勢圖分為三個等級,代表5到6級強烈地震發生時,可能發生土壤液化之輕重程度。
紅、黃、綠三色分別為高、中、低潛勢區,而高潛勢區表示地基可能受到中度至嚴重的影響,所以需盡量避免。
查詢網站如下: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查詢:https://www.moeacgs.gov.tw/2016.htm
五、危險山坡地社區
所謂的危險山坡地社區,是指房屋蓋在順向坡上,或住宅社區內水土保持工程、擋土牆、地基及排水系統情況不佳等,都有可能被列為危險山坡地社區。
依照內政部的區分,危險山坡地社區分成A、B、C三級,其中A級必須深入鑑定,並即刻進行改善措施。
查詢網站如下,若第一個網站若不會使用,可參考這篇順向坡查詢教學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gis.moeacgs.gov.tw/gwh/gsb97-1/sys8/index.cfm
- 台北市山坡地環境地質 GIS 資訊系統:http://gisweb.ed.taipei.gov.tw/gisweb
六、危險建築物
所謂的危險建築物,依照行政院的定義是指:經建築主管機關依相關法令通知限期拆除、逕予強制拆除,或評估有危險之虞應限期補強或拆除之合法建築物。
依照內政部災害後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辦法規定,建築物經緊急評估結果有危險之虞者,將於建築物主要出入口張貼危險標誌,也就是所謂的紅單或黃單。
紅單與黃單差別是什麼呢?
台北市政府建管處網站設有地震專區(如921地震專區、331地震專區),民眾可查詢震災中受損的房屋資訊,不過,除震災受損房屋外,其他災損房屋目前尚無全國性完的整資料庫可供查詢。
- 紅單:指建築物主要結構(柱、樑、外牆、樓版、基礎淘空)損壞或建物傾斜達一定程度以上,致生危險者。
- 黃單:指建築物非主要結構(室內隔間或天花板等)損壞或鄰近建物傾斜達一定程度以上,致生危險者。
台北市政府建管處網站設有地震專區(如921地震專區、331地震專區),民眾可查詢震災中受損的房屋資訊,不過,除震災受損房屋外,其他災損房屋目前尚無全國性完的整資料庫可供查詢。
事實上,現行的買屋契約都會依照內政部公布「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附件「建物現況確認書」為範本,要求屋主揭露已知的輻射屋、海砂屋、危險建築、凶宅等事項,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所以從買屋契約可看出一些端倪。
最後要提醒的是,如果沒查到或沒揭露,不代表絕對不是瑕疵屋唷!
譬如海砂屋,就算屋況看起來有海砂屋現象,只要屋主從未請相關單位檢驗過氯離子濃度,則網站上當然不會有紀錄,而屋主當然也不會在契約中揭露自己的房子是海砂屋囉!
另外,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凶宅,依照內政部的對凶宅的定義,轉手後的房子就不算凶宅,所以就算契約未揭露是凶宅,也很難保證你買到的房子不是你所認定的凶宅!
不管如何,買房前仍建議自行查詢到上述網站查詢一下,畢竟多一次查詢,就多一分保障囉!
以上文章轉載自喬王的幸福觀察筆記
用一條公式買人生第一間房
買房子
這樣牽扯財務、家庭,一生幸福的重要大事,學校幾乎都沒有在教,
威爾 看過不少朋友都是在結緍必須成家的前夕,匆忙看個三、五間
就作出簽約買房決定,而導致後來慘痛的血淚故事,
因此大部分的房地產老師,包含富爸爸窮爸爸書中都有提及買房子,
至少要看過100間房子後才能開始出價,
主要原因就在於希望用我們行動和實戰經驗,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也可以藉此累積出我們對買房的知識,
才不會造成匆匆看了十間房就作了決定,然後後悔十年的困境..
下文轉載自Smart雜誌-2013-2-28 作者-紅色房子
用一條公式買人生第一間房也是提到相同的概念,
特別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喔!!
這樣牽扯財務、家庭,一生幸福的重要大事,學校幾乎都沒有在教,
威爾 看過不少朋友都是在結緍必須成家的前夕,匆忙看個三、五間
就作出簽約買房決定,而導致後來慘痛的血淚故事,
因此大部分的房地產老師,包含富爸爸窮爸爸書中都有提及買房子,
至少要看過100間房子後才能開始出價,
主要原因就在於希望用我們行動和實戰經驗,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也可以藉此累積出我們對買房的知識,
才不會造成匆匆看了十間房就作了決定,然後後悔十年的困境..
下文轉載自Smart雜誌-2013-2-28 作者-紅色房子
用一條公式買人生第一間房也是提到相同的概念,
特別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喔!!
48:看過四十八個物件再下訂
至於48是什麼意思呢?紅色子房建議看過四十八個案子後再做決定。
設定一個目標,比如說每週六固定排看四個案子,總共十二週(約三個月)即可看完。以看新成屋建案為例,依據經驗:
當你累積看了12個案子,你對空間坪數掌握應該有些概念。
當你累積看了24個案子,你對建材與設備的品牌應該可以如數家珍。
當你累積看了36個案子,你可以分辨哪一些公設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當你累積看了48個案子,你可以分辨什麼叫「用豪宅價在賣假豪宅」。
當你累積看了24個案子,你對建材與設備的品牌應該可以如數家珍。
當你累積看了36個案子,你可以分辨哪一些公設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當你累積看了48個案子,你可以分辨什麼叫「用豪宅價在賣假豪宅」。
用一條公式買人生第一間房
更多文章內容請點以下連結至商周samrt官網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如何計算預售屋合理的房價呢?
其實建商的銷售成本,
跟威爾以前賣IC的BOM cost很像
IC只要知道IC的Die size,用什麼Package作封裝
大概就可以分析出每顆IC的成本
而預售屋的成本,也是一樣的道理
只要知道建商每坪土地取得的成本,
就可以分析出,建商合理的開價底價喔!
預售屋每坪成本計算方式:
建商開價 = 預售屋成本〈A〉 × 建商利潤〈B〉
預售屋成本〈A〉 = 〈建商成本〈C〉+ 建造成本〈D〉〉 × 管銷係數〈E〉
建商成本〈C〉 = 土地取得成本〈F〉/ 法定容積率〈G〉 / 售坪比〈H〉
名詞解釋:
A、預售屋成本:建商還未加入自己利潤前,他的總成本乘上代銷的利潤。
B、建商利潤:建商在建案中所要賺取的利潤。
C、建商成本:建商的土地成本除以容積率再除以售坪比,即建商在興建之前每坪需要花的費用。
D、建造成本:建商在興建建案中,所需要建造的費用。
E、管銷係數:建商委託代銷銷售時,給予代銷的總費用,通常為15~20%。
F、土地取得成本:建商購買土地、整合土地,所需的平均成本。
G、法定容積率:只建築物總興建坪數與土地面積的比例,即建坪與地坪的比例。
H、售坪比:用來評估土地價值,通常為1.6~1.7左右。
舉例說明:
A、預售屋成本:建商還未加入自己利潤前,他的總成本乘上代銷的利潤。
B、建商利潤:建商在建案中所要賺取的利潤。
C、建商成本:建商的土地成本除以容積率再除以售坪比,即建商在興建之前每坪需要花的費用。
D、建造成本:建商在興建建案中,所需要建造的費用。
E、管銷係數:建商委託代銷銷售時,給予代銷的總費用,通常為15~20%。
F、土地取得成本:建商購買土地、整合土地,所需的平均成本。
G、法定容積率:只建築物總興建坪數與土地面積的比例,即建坪與地坪的比例。
H、售坪比:用來評估土地價值,通常為1.6~1.7左右。
舉例說明:
以竹南頭份的第一豪宅“上品硯”為例子:
- 根據代銷說法與實價登錄網站查詢約25~40萬,故推估土地取得成本〈F〉為25萬元
- 法定容積率〈G〉:478%〈有獎勵容積〉
- 售坪比〈H〉:1.65〈一般來說約1.6~1.7〉
- 由於是豪宅建案,推估每坪建造費約10萬元〈已將建材、公設、廚具、衛浴等含入〉
根據以上的資料,讓我們來推估此建案的成本:
- 建商成本〈C〉 = 土地取得成本〈25萬〉/ 法定容積率〈478%〉 / 售坪比〈1.65〉 = 約每坪3.17萬
- 預售屋成本〈A〉 = 〈建商成本〈3.17萬〉+ 建造成本〈10萬〉〉 × 管銷係數〈1.15〉 = 約每坪約15.14萬
由以上資料與計算,我們可以推估建商在蓋第一豪宅“上品硯”,他所花的成本每坪大約15萬左右。
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建商他所想要賺的利潤,所以如果這個建案當初的潛銷價落在18~19萬的話,其實建商的利潤大約在20~30%。
總結:
不管今天您要購買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都要謹慎的評估,可利用實價登錄或是多看多比較幾間房子,這樣才可以達到買的便宜、住的安心的房子。
以下文章轉載自林小銘的札記
威爾台北場地租借、台北教室租借總整理
小型台北場地出租或是小型台北教室出租要去哪裡找?
您好,我是威爾
財商界有一句很好的話:複製別人成功的經驗
而最有效執行那句話的方式就是跟在成功的人身邊
幫成功人士辦活動,不斷的吸收成功人士的經驗
為了辦活動方便整理了一些台北場地出租或是台北教室出租資訊
相信會有人也需要台北場地租借或台北教室租借的資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cp值高的台北場地出租或是台北教室出租囉!
這間高CP值的台北場地租借離台北車站捷運站走路只要8分鐘
價格又便宜,週邊吃的很多,生活機能方便
適合分享會、讀書會、推廣會與桌遊等
是需要台北教室租借的第一選擇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95號
交通:台北車站Z10出口,走路13分鐘;捷運台大醫院站或是捷運西門站,走路6分鐘
附近超級熱鬧,小吃、美食、小攤販一把抓,都還沒到場地心都飛了~
講座型擺設:100人(不含桌子,純擺椅子)
教室型擺設:60人(含桌子椅子)
更棒的是這間價格全包設備,使用那天我只有輕裝袋台筆電出現
設備提供:投影機、投影布幕、冷氣、麥克風、大白板、喇叭
看看這個便宜到不行的價目表
要注意一下,JR教室採「自助式」桌椅可以依照需求自行調整,但離開前要歸位並帶走垃圾喔
撥打預約專線詢問:0906-559-193
---------------------------------------------------------------------------------------------------------------------------------------------------
台北場地租借(推薦)
這間台北場地租借的設施有:
教室:不含桌子可容納30人,含桌子可容納24人
設備:無線網路、投影機、冷氣、麥克風
設備:無線網路、投影機、冷氣、麥克風
台北教室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98巷41號
離文湖線科技大樓站走路只要5-10分鐘
台北場地租借的收費標準
附註:
- 每個時段可以提前半小時進場準備,結束時間超過半小時以內不計費,超過半小時以一小時計費
- 以上時段皆可以彈性配合課程調整開始及結束時間,以3小時為一單位,超過每小時以400元計價
- 以假日下午時段計算為例,可彈性配合1300-1600 或1430-1730,以3小時為一單位
- 如課程活動臨時需要延長時間,以一小時$400為計價單位,最長可以延至下個時段開始前
- 一次預約2個連續時段以上,中間休息時間不計價。 例如
- 預約早上加下午時段,可以從早上0900使用到下午1700,中間休息2小時免費使用
- 預約早上下午晚上三個時段,可以從0900使用到2130,中間休息時間免費使用
台北場地租借預約專線:0956777932
---------------------------------------------------------------------------------------------------------------------------------------------------
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
地點:
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
交通:
捷運台北車站M8出口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
場地:
402:13坪,教室型30人
403:10坪,教室型26人
405:11坪,教室型28人
904:12坪,教室型30人
905:5坪,教室型12人
聯絡資料:
(02)2381-2131分機291
收費:
402:平日早/午每時段2,600,晚上與假日全天每時段2,800
403:平日早/午每時段2,200,晚上與假日全天每時段2,400
405:平日早/午每時段2,400,晚上與假日全天每時段2,600
904:平日早/午每時段2,400,晚上與假日全天每時段2,800
905:平日早/午每時段1,100,晚上與假日全天每時段1,300
---------------------------------------------------------------------------------------------------------------------------------------------------
EZspace
地點:
京站君品館:台北市承德路一段2號旁
京站長安館A:台北市長安西路78巷4弄2之1號2樓
京站長安館B:台北市長安西路172巷5弄2之2號 2樓
京站承德館:台北市民權東路一段12巷1號旁B1-B區
中山人文空間2F: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26巷12-1號 1樓
場地:
京站君品館:教室型36人,講座型50人
京站長安館A:教室型20人
京站長安館B:教室型12人
京站承德館:教室型12人
民權中山館B:教室型20人
中山人文空間2F:教室型30人
京站君品館:教室型36人,講座型50人
京站長安館A:教室型20人
京站長安館B:教室型12人
京站承德館:教室型12人
民權中山館B:教室型20人
中山人文空間2F:教室型30人
聯絡資料:
(02)2555-9333
收費:
京站君品館:週一至週五每時段1,540~1,98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2,200
京站長安館A:週一至週五每時段1,050~1,35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1,500
京站長安館A:週一至週五每時段1,050~1,35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1,500
京站長安館B:週一至週五每時段700~9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1,000
京站承德館:週一至週五每時段700~9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1,000
權中山館B:週一至週五每時段1,400~1,8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2,000
中山人文空間2F:週一至週五每時段2,500~3,0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3,000
京站承德館:週一至週五每時段700~9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1,000
權中山館B:週一至週五每時段1,400~1,8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2,000
中山人文空間2F:週一至週五每時段2,500~3,000,週六至週日每時段3,000
---------------------------------------------------------------------------------------------------------------------------------------------------
小樹屋
地點:
北車 B: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號
信義安和 A: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41號
古亭和平: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8號
南京復興 A: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00號5樓507室-A
南京復興 B: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00號5樓507室-A
科技大樓 601: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200號6樓-601室
京站 601: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66號6樓-601室
京站 603: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66號6樓-603室
京站 604: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66號6樓-604室
交通:
北車 B:緊鄰台北車站、捷運台北車站M7出口步行一分鐘,忠孝東路及中山北路口
信義安和 A:捷運信義安和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古亭和平:位處於羅斯福路與和平東路口,距離古亭捷運站4號出口步行1分鐘即可以抵達
南京復興 A:捷運南京復興站3號出口步行1分鐘,台建大樓,200號入口進入
南京復興 B:捷運南京復興站3號出口步行1分鐘,台建大樓,200號入口進入
科技大樓 601:捷運科技大樓出口步行2分鐘,面對飲料店斜角巷右側200號入口進入
京站 601:鄰近台北車站,台北地下街R1出入口出來,步行約2~3分鐘
京站 603:鄰近台北車站,台北地下街R1出入口出來,步行約2~3分鐘
京站 604:鄰近台北車站,台北地下街R1出入口出來,步行約2~3分鐘
場地:
北車 B:13坪,教室型16人
信義安和 A:10坪,教室型16人
古亭和平:7坪,教室型15人
南京復興 A:12坪,教室型16人
南京復興 B:12坪,教室型16人
科技大樓 601:8坪,教室型18人
京站 601:10坪,教室型20人
京站 603:5坪,教室型10人
京站 604:9坪,教室型20人
收費:
北車 B:430/小時
信義安和 A:440/小時
古亭和平:380/小時
南京復興 A:460/小時
南京復興 A:450/小時
科技大樓 601:460/小時
京站 601:460/小時
京站 603:350/小時
京站 604:450/小時
還有更多,請到小樹屋官網查尋
---------------------------------------------------------------------------------------------------------------------------------------------------
小馬廄
地點:
302: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79巷33號1樓
交通:
大安捷運4號出口
場地:
302:7坪,教室型20人
聯絡資料:
(02)2325-8100
收費:
302:2,500 / 3小時 續租收費:800 / 1小時 全天價:9,000 / 全天
---------------------------------------------------------------------------------------------------------------------------------------------------
UPlace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45-1號2樓之3
交通:
臨近台北車站、京站、捷運中山站六號出口、中山地下街R4、R5出口,步行約5-10分鐘即可到達
場地:
專業教室1,教室型27人,講座型50人
專業教室2,教室型27人,講座型50人
聯絡資料:
線上預定
收費:
ㄧ時段1,490
---------------------------------------------------------------------------------------------------------------------------------------------------
金銀島生活空間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41號8樓之16
交通:
台北車站M7出口,步行不到五分鐘
場地:
教室型15人
收費:
平日早/午每時段1,200
---------------------------------------------------------------------------------------------------------------------------------------------------
CLBC
地點:
大安展演廳: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283 號 4 樓
交通:
至捷運大安站下車,6 號出口後直走60秒內可抵達
場地:
11坪,教室型27人,講座型30人
聯絡資料:
02-5578-4111
收費:
每小時3,000
---------------------------------------------------------------------------------------------------------------------------------------------------
慢空間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南路一段一號7樓之一
交通: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或南京復興站5號出口,往微風廣場方向步行約5~6分鐘
場地:
6坪,講座型12人
收費:
平日白天每小時300,晚上每小時400,假日每小時500
---------------------------------------------------------------------------------------------------------------------------------------------------
WEI_HOME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41號8樓之16
交通:
台北車站M7出口,步行不到五分鐘
場地:
教室型15人
收費:
平日早/午每時段1,200
訂閱:
文章 (Atom)